歡迎訪問伟德app下载安卓版本最新!
伟德app安卓下载教程

《中國化纖工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發布

您的當前位置: 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中國化纖工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發布

發布日期:2017-07-15 作者:紡織服裝周刊 點擊: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hui) 精神,推動全行業(ye) 綠色發展,中國化學纖維工業(ye) 協會(hui) 組織製定了 《中國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於(yu) 2017年6月正式發布。

  《行動計劃》以為(wei) 驅動、以結構優(you) 化為(wei) 重點、以服務平台為(wei) 支撐和以標準體(ti) 係為(wei) 保障作為(wei) 基本原則,提出了八大發展目標和七大重點領域任務。

  《行動計劃》作為(wei) 行業(ye) “”化解主要矛盾、破解突出問題的指導性文件,將推動行業(ye) 走出一條以創新驅動引領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中國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 

  一、“十二五”期間取得的成績及現階段麵臨的形勢

  “十二五”時期,麵對國內(nei) 外複雜形勢和環境,我國化纖工業(ye) 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總體(ti) 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尤其在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綠色發展方麵,化纖工業(ye) 堅持把清潔生產(chan) 、作為(wei) 、調整結構的重要手段,推進行業(ye) 技術進步,大力推廣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新技術、新裝備和,不斷完善行業(ye) 清潔生產(chan) 標準、節能減排、綠色纖維標誌認證等工作體(ti) 係,提前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一是節能減排取得積極進展。“十二五”期間,行業(ye) 能效和水效大幅提升,2015年化纖工業(ye) 單位綜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36.3%,噸纖維取水量下降40.56%,取得了明顯成效。企業(ye) 通過技術創新和加強計量管理,使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水平等都較以前有顯著提升,單位能耗降低顯著,部分企業(ye) 的綜合能耗已處於(yu) 國際領先水平,化纖工業(ye) 的綜合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二是節能減排技術廣泛推廣。推廣重點節能減排技術40餘(yu) 項,其中一步提硝製元明粉技術、低溫短流程聚酯技術、廢舊瓶片清洗廢水膜處理技術、聚酯生產(chan) 廢水中乙醛回收技術等在行業(ye) 內(nei) 得到廣泛應用;原液著色纖維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大降低了下遊印染環節的能耗和汙染排放。

  “十二五”期間,萬(wan) 噸級國產(chan) 化PBT連續聚合裝置及纖維產(chan) 品開發、年產(chan) 40萬(wan) 噸差別化聚酯長絲(si) 成套技術及係列新產(chan) 品開發、年產(chan) 20萬(wan) 噸熔體(ti) 直紡工業(ye) 絲(si) 生產(chan) 技術、廢聚酯瓶片液相增粘/均化直紡產(chan) 業(ye) 用滌綸長絲(si) 關(guan) 鍵技術與(yu) 裝備開發、大容量聚酰胺6聚合及6全消光多孔細旦纖維製造關(guan) 鍵技術及裝備、高效節能纖維成套裝備及關(guan) 鍵技術集成開發、千噸級純殼聚糖纖維產(chan) 業(ye) 化及應用關(guan) 鍵技術等16項行業(ye) 共性關(guan) 鍵技術取得突破並獲得了“紡織之光”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此期間行業(ye) 內(nei) 企業(ye) 完成了16項碳足跡產(chan) 品認證、10家再生體(ti) 係認證,推動了行業(ye) 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三是化纖綠色製造體(ti) 係初步確立。《聚酯滌綸工業(ye) 清潔生產(chan) 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再生滌綸工業(ye) 清潔生產(chan) 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工業(ye) 清潔生產(chan) 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聚酰胺6工業(ye) 清潔生產(chan) 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和《粘膠纖維工業(ye) 清潔生產(chan) 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等規範性文件的相繼頒布,為(wei) 化纖工業(ye) 清潔生產(chan) 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和評價(jia) 手段,促進了行業(ye) 節能減排的規範管理。

  《粘膠纖維準入條件》、《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ye) 規範條件》等文件的發布,為(wei) 淘汰高能耗、高汙染企業(ye) 提供了法律依據,推動了行業(ye) 的結構調整和改造升級。《循環再利用聚酯(PET)纖維鑒別方法》、《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滌綸)行業(ye) 綠色采購規範》等一係列團體(ti) 標準的製定進一步完善了化纖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

  四是綠色纖維產(chan) 品推廣加快。“十二五”期間,中國化纖協會(hui) 借助“纖維產(chan) 品推廣與(yu) 發布”、“中國化纖協會(hui) •恒逸基金”、“中國化纖協會(hui) •綠宇基金”等活動,在行業(ye) 內(nei) 積極推動綠色發展,與(yu) 國家紡織化纖產(chan) 品開發中心聯合打造綠色纖維標誌認證體(ti) 係,旨在倡導產(chan) 品的綠色設計、綠色材料和綠色製造,通過第三方認證與(yu) 管理的形式對市場進行規範,進一步激發企業(ye) 開發綠色纖維的積極性,提高綠色纖維的社會(hui) 認知度和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公信力,有效提升企業(ye) 及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外市場的競爭(zheng) 力。促進環境保護和公共健康,進而推動整個(ge) 行業(ye) 的綠色發展。“十二五”期間,協會(hui) 利用流行趨勢平台共推出綠色纖維產(chan) 品11個(ge) 。

  在回顧總結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men) 也必須清醒地看到行業(ye) 綠色可持續發展仍麵臨(lin) 著嚴(yan) 峻的形勢。

  目前,以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為(wei) 主的貿易競爭(zheng) 新格局已經形成,發達國家限製高能耗、高排放、含有毒有害原料的產(chan) 品等政策,對行業(ye) 的發展形成了“倒逼機製”,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為(wei) 提升行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突破綠色壁壘的重要抓手。

  推進行業(ye) 綠色發展,也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行業(ye) 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舉(ju) 措,是推進節能降耗、實現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加綠色產(chan) 品有效供給、補齊綠色發展短板的必然要求。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hui) 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瞄準世界化纖綠色發展製高點,以“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升級”為(wei) 中心目標,以綠色設計、綠色製造、綠色采購、綠色纖維產(chan) 品、循環經濟、化纖工業(ye) 綠色產(chan) 品標準為(wei) 抓手,將綠色理念和貫穿化纖製造業(ye) 全過程,推動綠色纖維材料、綠色纖維產(chan) 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化纖產(chan) 業(ye) 鏈等領域全麵發展。把化纖工業(ye) 打造成為(wei) 中國工業(ye) 綠色轉型升級、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的典範。

  (二)基本原則

  以科技創新為(wei) 驅動。堅持以科技創新為(wei) 核心,依靠科技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建設綠色支撐技術創新平台,研發推廣核心關(guan) 鍵綠色工藝技術及裝備。研發推廣高端、核心、關(guan) 鍵綠色工藝技術及裝備,促進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ye) 模式創新。

  以結構優(you) 化為(wei) 重點。要改造存量,優(you) 化增量。加快產(chan) 業(ye) 的綠色清潔化、低碳化和循環化改造升級,淘汰落後設備工藝,從(cong) 源頭減少汙染物產(chan) 生。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汙染物排放強度,實施汙染源全麵治理,實現穩定達標排放。積極引領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起點綠色發展,開發綠色產(chan) 品。

  以服務平台為(wei) 支撐。加快推進化纖綠色製造中心及化纖綠色製造產(chan) 業(ye) 聯盟,發展綠色製造谘詢、認定、培訓等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化纖綠色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

  以標準體(ti) 係為(wei) 保障。加快完善工業(ye) 能效、水效、排放和資源綜合利用等標準,依法實施綠色監管,引導綠色消費。加快綠色產(chan) 品標準及相關(guan) 認證評價(jia) 體(ti) 係建設。

  (三)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按照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化纖工業(ye) 將圍繞落實《2025》綠色製造重點任務,以行業(ye) 綠色改造升級為(wei) 重點,加快關(guan) 鍵技術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積極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加快推進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推進化纖工業(ye) 節能降耗、實現降本增效,增加綠色產(chan) 品、綠色服務等有效供給,推進綠色纖維標誌與(yu) 認證體(ti) 係建設,提升綠色纖維產(chan) 品的市場認知度。

  到2020年,綠色發展理念成為(wei) 化纖工業(ye) 生產(chan) 全過程的普遍要求,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推進機製基本形成,綠色設計、綠色製造、綠色采購、綠色工藝技術、綠色化纖產(chan) 品將成為(wei) 化纖工業(ye) 新的增長點,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整體(ti) 水平顯著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工業(ye) 能源消耗增速減緩,化纖分行業(ye) 單位產(chan) 品能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產(chan) 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清潔生產(chan) 水平大幅提升。先進適用清潔生產(chan) 技術工藝及裝備基本普及,行業(ye) 清潔生產(chan) 水平顯著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明顯下降,高風險汙染物排放大幅削減。

  ——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單位產(chan) 品用水量進一步下降,大宗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穩步上升。

  ——綠色化纖製造體(ti) 係初步建立。綠色纖維製造標準體(ti) 係基本建立,綠色設計與(yu) 評價(jia) 得到廣泛應用。綠色采購,綠色纖維標誌產(chan) 品大幅增長,行業(ye) 初步形成綠色供應鏈。

  ——綠色化纖製造能力穩步提高。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骨幹企業(ye) ,累計完成50項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創建20家綠色化纖示範工廠、2家綠色化纖工業(ye) 園區、2~5家化纖生態(綠色)設計示範企業(ye) 、10家綠色纖維的產(chan) 品創新中心。

  ——化纖工業(ye) 主要產(chan) 品單耗、重點(粘膠、腈綸、維綸)行業(ye) 主要汙染物排放強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專(zhuan) 業(ye) 綠色製造水平處於(yu) 世界領先地位。形成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的行業(ye) 發展新格局。

  ——加大淘汰力度,化解部分過剩產(chan) 能。到2020年,對單位能耗比現有先進值高25%,加工成本高30%的己內(nei) 酰胺(CPL)生產(chan) 線進行優(you) 化或淘汰;對單位綜合能耗比現有先進值高50%,單位產(chan) 品COD排放高29%,單位產(chan) 品固廢產(chan) 生高40%,加工成本高一倍以上的對苯二甲酸()生產(chan) 線優(you) 化或淘汰;對單位綜合能耗比現有先進值高20%以上,廢水排放高40%,單位產(chan) 品COD排放高10%以上,加工成本高30%的循環再利用聚酯類瓶片的生產(chan) 線優(you) 化或淘汰。

  ——建立和完善的綠色化纖標準體(ti) 係,製訂並發布10項綠色標準。   

紡織頭條︱8大目標、7大領域,化纖工業(ye) 如何走出“綠色發展”新路子!《中國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發布

  三、重點領域 

  (一)著力培育化纖產品的綠色設計能力

  加強化纖綠色設計關(guan) 鍵技術應用,提高企業(ye) 綠色發展意識和生態(綠色)設計能力,推進生態(綠色)設計製度建設和技術進步,促進生態(綠色)設計與(yu) 產(chan) 品創新開發、技術工藝改進相結合。

  1、原料來源綠色設計

  原料來源綠色主要由兩(liang) 部分內(nei) 容組成。一是以玉米、木薯和部分農(nong) 作物廢棄物等為(wei) 基礎原料製備生物基合纖原料及合成纖維產(chan) 品。攻克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生物基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D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乳酸(PLA)、尼龍56等單體(ti) 、聚合、紡絲(si) 關(guan) 鍵技術,重點關(guan) 注原料替代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chan) ,開發低成本、高品質生物基纖維及製品。

  二是纖維素纖維、蛋白纖維、海藻纖維、殼聚糖纖維等生物基再生纖維。重點研發新纖維素資源生物酶等前處理技術,漿纖一體(ti) 化技術,高濃度原液的高效均勻連續溶解與(yu) 脫泡製備技術,高速高均勻性幹噴濕紡技術,原液著色及纖維染色、表麵功能化技術,以及溶劑回收濃縮提純技術。最終實現生物基再生纖維的資源化、連續化、規模化、低成本化、功能化製備。

  2、加工過程綠色設計

  ①高性能纖維的綠色加工設計 

  主要是要實現低成本化、低碳化、輕量化的加工製備。開發原絲(si) 的大容量連續聚合及控製技術,高濃度高壓高密度擠出、高速幹噴濕紡、蒸汽牽伸技術,可控、均質高效低溫預氧化及碳化技術,以及溶劑高效回收與(yu) 處理技術。以全流程節能減排為(wei) 目標,融合聚合紡絲(si) 、溶劑回收等新技術,結合智能控製,實現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綠色化生產(chan) 。

  在製備綠色環保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過程中,采用新型綠色環保溶劑替代白油和十氫萘,工藝流程短,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達到無人車間的要求,係統內(nei) 部密閉自動循環,達到了綠色環保零排放的要求,提高了紡絲(si) 效率,大幅降低了纖維生產(chan) 成本。

  ②納米纖維的綠色加工設計 

  主要是開發低能耗、效率高的製備技術。開發多組分相分離紡絲(si) 、高速離心紡絲(si) 技術,高效生物製備技術,靜電紡絲(si) 、高效噴網技術,多重結構調控技術,以及高效均質化規模化工程技術。

  ③通用聚酰胺、聚酯纖維的綠色加工設計 

  開發高效催化劑及聚合裝置、二聚體(ti) 控製技術、液相調粘及脫單技術、以及聚合單體(ti) 高效回收利用技術。通過全流程反應動力學研究,控製二聚體(ti) 及單體(ti) 的生成,並利用催化、摻雜及液相增粘技術,突破聚酰胺纖維的產(chan) 業(ye) 化熔體(ti) 直紡技術。

  開發“一頭兩(liang) 尾”、“雙多元醇循環”綠色催化等聚合工藝技術,長絲(si) 環吹、Wings等新模塊在預牽伸絲(si) (POY)、全牽伸絲(si) (FDY)以及工業(ye) 絲(si) 中的應用技術,乙二醇、乙醛回收再利用技術,以及差別化功能聚酯纖維柔性製備技術;開發阻燃、抗熔滴、高仿棉及同質異構纖維及其應用成套工程技術,實現大容量規模化聚酯柔性化製備。

  ④循環再利用綠色設計 

  開發高效連續紡織品分級技術,高密度幹燥、輸送、熔融技術,熔體(ti) 連續調質調粘技術,混雜原料的資源化技術,以及低VOC、重低金屬含量控製技術。通過攻克物理法、物理化學法、化學法回收關(guan) 鍵技術,提升聚酯纖維回收比例,使循環再利用纖維成為(wei) 我國紡織用料中的第三大纖維供應體(ti) 。

  (二)全麵提升生產過程的綠色化水平

  采用節能設備,開發節約能源及利用綠色能源的工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少汙染、無汙染的綠色工藝裝備技術,減少、消除廢、汙物的產(chan) 生和排放,對排放的汙染物進行“三廢”綜合治理;開展原材料的循環利用,減少生產(chan) 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1、能效提升

  堅持節約優(you) 先,大力推進能源消費革命,提高化纖工業(ye) 能源利用效率,促進企業(ye) 降本增效,加快形成綠色集約化生產(chan) 方式,增強化纖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以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應用為(wei) 手段,強化技術節能。全麵推進行業(ye) 節能技術改造,深入推進重點企業(ye) 能效提升專(zhuan) 項行動,加快推廣聚酯酯化蒸汽餘(yu) 熱回收再利用技術、滌綸、錦綸、氨綸紡絲(si) 單部位多頭紡技術、螺杆擠壓機電磁加熱技術、物理法循環再利用維生產(chan) 過程的節能減排集成技術、MVR機械蒸汽再壓縮回收聚酰胺6單體(ti) 技術、氨綸新型傳(chuan) 熱介質技術。繼續推進鍋爐、電機、變壓器、空調機組等通用設備能效提升工程,組織實施壓縮空氣智能節能計劃。加快工藝、技術、裝備革新,推動企業(ye) 節能從(cong) 局部、單體(ti) 節能向全流程、係統節能轉變。

  以能源管理體(ti) 係建設為(wei) 核心,提升管理節能。貫徹強製性能耗標準,推動重點企業(ye) 能源管理體(ti) 係建設,將能源管理體(ti) 係貫穿於(yu) 企業(ye) 生產(chan) 全過程,定期開展能源計量審查、能源審計、能效診斷和對標,發掘節能潛力,構建能效提升長效機製。實施重點行業(ye) 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帶動行業(ye) 整體(ti) 能效提升。

  2、清潔生產推進

  圍繞行業(ye) 重點汙染物開展清潔生產(chan) 技術改造,推廣綠色製造工藝,降低汙染物排放強度,減少有毒有害原輔料使用,在重點行業(ye) 推廣替代或減量化技術。引導企業(ye) 在生產(chan) 過程中使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輔材料,采用綠色纖維製造工藝,從(cong) 源頭削減或避免汙染物的產(chan) 生。推進粘膠纖維行業(ye) 綠色製漿技術、新溶劑法再生纖維素纖維技術等實施進程,並逐步擴大實施範圍。

  ①推進清潔生產(chan) 技術改造 

  針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煙(粉)塵等主要汙染物,積極引導重點行業(ye) 企業(ye) 實施清潔生產(chan) 技術改造,逐步建立基於(yu) 技術進步的清潔生產(chan) 高效推行模式。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強度。重點地區(太湖流域)實施重點行業(ye) 清潔生產(chan) 水平提升工程,降低行業(ye) 廢水排放總量及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汙染物排放強度。積極推進聚酯廢水中乙二醇與(yu) 乙醛的高效回收回用技術、粘膠纖維生產(chan) 廢水中閃蒸結晶製取元明粉工藝和裝置技術、大型尼龍聚合裝置己內(nei) 酰胺回收利用技術、原液著色及管道在線添加技術應用,推進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

  ②加強節水減汙工藝技術裝備 

  圍繞粘膠、再生滌綸、維綸等高耗水行業(ye) ,開展水平衡測試及水效對標達標,大力推進節水技術改造,推廣工業(ye) 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強化高耗水行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過程和工序用水管理,嚴(yan) 格執行取水定額國家標準,提高企業(ye) 用水效率。推進水資源循環利用和工業(ye) 廢水處理回用。

  加快完善工業(ye) 清潔生產(chan) 、能效、水效、排放和資源綜合利用及綠色纖維產(chan) 品等標準,推進清潔生產(chan) 評價(jia) 、能效及水效的達標對標,依法實施綠色監管。

  3、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加快建立化纖工業(ye) 循環型工業(ye) 體(ti) 係,促進企業(ye) 、園區、行業(ye) 、區域間鏈接共生和協同利用,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以高值化、規模化、集約化利用為(wei) 重點,圍繞廢棄化纖、利用,加強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技術攻關(guan) ,重點解決(jue) 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回收再利用技術,推廣聚酯類廢舊紡織品化學法高值化利用技術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進深度資源化利用。

  (三)引導開發化學纖維綠色產品

  按照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原則,通過技術創新、優(you) 化設計等方式,以生物基化學纖維、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原液著色化學纖維等產(chan) 品為(wei) 突破口,以產(chan) 品安全為(wei) 基本要求,以點帶麵,開發推廣綠色纖維產(chan) 品,顯著提升產(chan) 品節能環保低碳水平。

  使用過程的綠色產(chan) 品主要指通過一些功能性纖維的使用可以帶來節能減耗的效果。

  (四)創建化纖工業綠色工廠

  按照用地集約化、生產(chan) 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則,創建化纖綠色工廠。優(you) 化製造流程,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建設改造廠房,集約利用廠區。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選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chan) 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減少汙染物排放,推動水、氣、固體(ti) 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利用。采用先進節水技術,實行清汙分流、循環用水、循序用水以及廢水回收利用。優(you) 化工廠用能結構,采用先進節能技術與(yu) 裝備,提高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建設智能微電網和能源管理中心。

  推行資源能源環境數字化、管理係統,實現資源能源及汙染物動態監控和管理。通過設計,可實現能耗、物耗管理。包括建立能源管控係統,能源管控中心將傳(chuan) 感器、無線數據傳(chuan) 輸、工業(ye) 物聯網等技術、實時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先進控製技術、動態規劃技術結合在一起,針對公司的煤、油、水、電、氣(汽)等能源的能耗計量數據實施在線集中采集,進行可視化管控,實現動態監測、分析診斷、綜合統計、能源預測、能源調度、優(you) 化排產(chan) 等功能,合理計劃和利用能源,降低公司的能源消耗,提高經濟效益。

  (五)推進化纖工業綠色采購

  以原輔料供應龍頭企業(ye) 為(wei) 依托,以化纖綠色供應標準、化纖企業(ye) 綠色采購標準及生產(chan) 者責任延伸製度為(wei) 支撐,建立化纖綠色供應鏈管理體(ti) 係、開展行業(ye) 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建立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wei) 導向的采購、生產(chan) 、營銷、物流、回收體(ti) 係,將“綠色”發展理念從(cong) 單體(ti) 企業(ye) 擴展到產(chan) 業(ye) 鏈上的每一個(ge) 企業(ye) ,實現整個(ge) 生產(chan) 鏈條的環保、低碳、可持續發展。鼓勵生產(chan) 企業(ye) 樹立綠色采購理念,提高對供應商綠色設計、清潔生產(chan) 和綠色包裝的要求,建立綠色原料及產(chan) 品可追溯信息係統。

  (六)建設化纖工業綠色製造服務平台

  建立化纖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基礎數據庫,建設化纖綠色製造中心及化纖綠色製造產(chan) 業(ye) 聯盟,積極開展第三方服務機構綠色製造谘詢、認定、培訓等服務,提供化纖綠色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

  1、生態安全評價

  參照GBT18401-2010,OEKO-TEX® Standard 100等國內(nei) 外紡織品生態安全標準,建立化纖專(zhuan) 有或專(zhuan) 業(ye) 化的生態安全標準和化纖應用的專(zhuan) 業(ye) 領域的生態安全評價(jia) 體(ti) 係。

  2、綠色纖維標誌認證體係

  “綠色纖維”是指原料來源於(yu) 生物質或可循環再生原料,生產(chan) 過程低碳環保,製成品棄後對環境無汙染或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化學纖維。目前,“綠色纖維”包含三大類,分別為(wei) 生物基化學纖維、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原液著色纖維。

  到2020年帶動至少20家化纖生產(chan) 企業(ye) 取得綠色纖維標誌認證,下遊用戶至少有100家取得綠色纖維標誌認證。綠色纖維標誌認證覆蓋紡織全產(chan) 業(ye) 鏈。

(七)綠色標準體係基本建立,夯實綠色發展基礎能力

  完善標準體(ti) 係。聚焦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需求,加強頂層設計。圍繞綠色產(chan) 品、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構建綠色化學纖維標準體(ti) 係,提高節能、節水等指標要求,加快能耗、水耗、碳排放、清潔生產(chan) 等標準製修訂,提升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企業(ye) 在標準製定中的作用,鼓勵製定嚴(yan) 於(yu) 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的團體(ti) 標準和企業(ye) 標準,加強現有國家、行業(ye) 和團體(ti) 標準的協調融合,構建綠色化學纖維標準體(ti) 係。鼓勵企業(ye) 、科研院所等主動參與(yu) 國際標準化工作,圍繞節能環保、等領域,主導或參與(yu) 製定國際標準,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  

紡織頭條︱8大目標、7大領域,化纖工業(ye) 如何走出“綠色發展”新路子!《中國化纖工業(ye) 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發布

  建立評價(jia) 機製。加快建立自我評價(jia) 、社會(hui) 評價(jia) 與(yu) 政府引導相結合的綠色製造評價(jia) 機製。加快製定綠色製造評價(jia) 製度,研究提出綠色製造評價(jia) 方法和指南,製定分行業(ye) 、分領域綠色評價(jia) 指標和評估方法,開發應用評價(jia) 工具。開展綠色產(chan) 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評價(jia) 試點,引導綠色生產(chan) ,促進綠色消費。鼓勵創新綠色製造評價(jia) 及服務模式,麵向重點行業(ye) 開展谘詢、檢測、評估、認定、審計、培訓等一攬子服務,提供綠色製造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強化綠色評價(jia) 結果應用,建立實施能效、水效和環保領跑者製度,逐步建立評價(jia) 結果與(yu) 綠色消費的銜接機製。

  強化創新服務。鼓勵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機構、服務機構共建研發中心、實驗室、中試基地等科技創新載體(ti) ,推進建設若幹國家綠色創新示範企業(ye) 和企業(ye) 綠色技術中心。建立產(chan) 業(ye) 綠色創新聯盟等創新平台,開展產(chan) 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強綠色製造關(guan) 鍵核心技術儲(chu) 備,構建產(chan) 業(ye) 化導向的zhuanli組合和戰略布局,建設綠色製造技術zhuanli池,推動知識產(chan) 權資源共享。提升綠色製造項目甄別、技術鑒定、成果推廣、信息交流等服務能力,建立企業(ye) 、中介機構與(yu) 金融機構之間的互動機製,利用市場機製和信息化手段,提供知識培訓、問題診斷、技術方案、融資支持、效果評估一體(ti) 化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堅持企業(ye) 在行動計劃中的主體(ti) 地位,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創新管理模式,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激發企業(ye) 活力和執行力。加強行業(ye) 協會(hui) 指導與(yu) 企業(ye) 主體(ti) 作用的有效結合,發揮好國家相關(guan) 政策導向作用,調動市場主體(ti) 的積極性,吸引更多企業(ye) 、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行動計劃,加快行業(ye) 綠色技術推廣和項目改造,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競爭(zheng) 力強的優(you) 勢化纖企業(ye) ,有效整合創新資源,引導創新資源向優(you) 勢企業(ye) 集聚,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用相結合的化纖工業(ye) 綠色纖維製造體(ti) 係。

  (二)搭建綠色發展支撐平台

  一是依托“中國化纖協會(hui) •恒逸基金”和“中國化纖協會(hui) •綠宇基金”,支持化纖企業(ye) 加強基礎性研究和綠色製造;利用中國纖維流行趨勢推廣平台,加大企業(ye) 綠色發展理念宣傳(chuan) ;不斷提高綠色纖維認證的科學化水平,提升認證產(chan) 品的技術含量和品質,對其存量進行低碳改造,對其增量實施綠色低碳的構建,引導更多的企業(ye) 參與(yu) 到綠色發展的行動中來,樹立企業(ye) 良好形象。二是強化協會(hui) 標準建設,推動製定和完善綠色纖維及應用社團標準,加快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建設。三是利用協會(hui) 產(chan) 學研用平台的優(you) 勢,挖掘綠色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加快產(chan) 業(ye) 化進程,推動綠色產(chan) 業(ye) 化項目評審驗收。四是引導產(chan) 業(ye) 資金和風險資金進行前期對接,促進化纖的循環型完整產(chan) 業(ye) 鏈的工業(ye) 園區建設,促進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的對接。對節能效果顯著的技術改造項目要引導利用能源合同管理,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

  (三)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組織龍頭企業(ye) 申報國家發改委《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資源再生利用重大示範工程》、《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科技部《節能減排與(yu) 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清單》等專(zhuan) 項,並在全行業(ye) 進行示範、推廣,推動全行業(ye) 節能減排、節水降耗工作有序開展。

  隨著《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逐步實施,國家應構建多元化的環保投融資體(ti) 係,加大對水、大氣、土壤汙染治理的財政資金投入,創新發展綠色金融和服務。通過綠色金融有效引導社會(hui) 資本進入綠色產(chan) 業(ye) ,是環境汙染治理融資和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產(chan) 業(ye) 的新途徑,促進環境治理、生態建設。

  積極配合財政部國庫司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通過提高評標政策導向分值、設置附加分等措施,積極落實國家綠色發展、推廣綠色消費產(chan) 品、加快推動消費向綠色轉型等政府采購政策,較好地支持化纖綠色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的發展。試點工作先從(cong) 工裝製服、學校校服等單一成分的綠色采購開始,並形成廢舊工裝、校服的回收、再利用的循環發展,最終目的是在試點的基礎上推向全行業(ye) 的回收和循環再利用,實現從(cong) 服裝到服裝的閉環循環再利用體(ti) 係。


本文網址:https://www.nwccedu.com/news/366.html

相關標簽:伟德app安卓下载教程,計量泵廠家,計量泵品牌

最近瀏覽:

在線客服
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分享 一鍵分享
歡迎給我們留言
請在此輸入留言內容,我們會盡快與您聯係。
姓名
聯係人
電話
座機/手機號碼
郵箱
郵箱
地址
地址